2012年3月20日,《每日新报》以《刘灿:策勒一年,我成了“少数民族”》为题报道了3044永利集团青年教师刘灿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任挂职团干部一年的感人事迹。以下为报道原文及图片。(新报记者李汝斌报道)
茫茫的戈壁风沙、衣着破旧的维吾尔族孩子、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宿舍……看着笔记本电脑里的照片,一年的援疆生活又浮现在27岁的永利集团304am登录教师刘灿的眼前。
从乌鲁木齐市到天津对口支援的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有20多小时的车程。汽车在沙漠戈壁上一路颠簸,沙尘扑面而来,刘灿感觉嘴里永远有吐不净的沙子。
“下了车来到宿舍,我就傻了,太简陋了。”刘灿说,所谓宿舍就是一间平房,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里,两张床一张桌子,破旧的木门四处漏风。
作为一名志愿者,刘灿来到策勒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办3月5日学雷锋日的公益活动。
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协助下,刘灿联系县城唯一的一所中学,组织员工们为县城打扫街道做环境卫生,又找到医院说服医生参加活动,为当地的老年人免费体检,并找到商家给县城百姓义务修理电器。这个在城市里比较寻常的活动,在当地却受到热烈欢迎,电视台也闻讯来采访这些走上街头的各民族的“活雷锋”们,这让刘灿感到莫大的鼓舞。
策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8.6%,刘灿觉得自己在那里才是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当地人都说维语,即使学校的员工,也很少能说汉语,因为语言不通、自然环境恶劣、生活习惯不同,初到策勒的刘灿感到极不适应。
刘灿说,他曾到策勒县固拉哈玛乡小学走访,教室里的桌椅都已经掉漆开裂,很多课桌都是漏的,学校操场就是一片黄土地和一个同样破旧不堪的篮球架。
“必须帮帮这里的孩子。”当地教育部门一年的办公经费才四五千元,刘灿向母校天津师大的师生发出了援疆助学的倡议。
2011年5月,刘灿接到了天津师大师生捐助的6万多元爱心款,这些钱都用于帮助固拉哈玛乡中心小学和达玛沟乡中心小学改善办学条件。
策勒县团委下设13个基层团委,包括202个团支部,而团县委专职干部只有3人。自从刘灿来策勒援疆以后,在组织种树绿化、到偏远乡村送科技图书、为困难员工筹集助学金等各种活动中,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在“援疆随笔”中,最后一篇刘灿这样写道:“虽然辛苦,但我感觉特别值得,这一年时间,我亲眼看到了天津支援新疆建设的实实在在的成绩,我亲耳听到了维吾尔族兄弟姐妹们对我们的感激和热爱,我也亲身体验了忘我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我愿把青春的血汗洒在这片土地之上!”